Site icon 承銷人忙什麼

《新零售進化論》- 陳歡&陳橙波 重點整理

 傳統線下之店鋪零售中,消費者都能身臨其境,不管是購物環境、試用還是諮詢服務,都擁有線上電商所缺乏的實景體驗。而在電商平台,消費者足不出戶,即有海量商品可供選擇,性價比高,操作便利,甚至還會根據消費者過往的購買行為自動推薦商品。雖然線下商家企圖透過黃金地段布局,利用富有設計感的購物環境、體驗式行銷收回失地,然因消費者基於個人體驗偏好逐漸被分化,加上消費者前置決策嚴重削弱了傳統零售行業成功的黃金地段法則效果,取而代之的是數據世界的搜尋引擎優化(SEO)、社群營運和事件行銷。

圖片來源: https://trendland.com

 現在的消費者願意為實際物質價值以外的體驗支付溢價,甚至把體驗價值作為購買決定的最重要因素,網紅經濟、情懷經濟就是基於消費者這種感性體驗而發展起來的,另外選擇商品依據也傾向由客觀向主觀過渡,評價內容既包括商品本身,也包括服務,不僅考慮功能性,也考慮非功能性部分,例如品牌、身分認同等。從零售業的角度來看,企業逐漸向商品和服務增值回歸,不再以想辦法榨取資訊不對稱的方式獲取溢價,而是改採向消費者傳遞價值、解釋價值。解釋尤其重要,可能一百分的「物美」評價中,七十分需要由解釋獲得,例如化妝品、保健品、奢侈品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新零售與傳統零售的差異在於企業觀察角度從人群聚焦到個體,綜合性商品越來越少,個性化商品越來越多,企業有需要滿足海量的個性化長尾需求,因而致使生產模式產生逆轉,由原以生產者為中心轉向改以消費者為中心。

 新零售時代供應鏈的演算法決定了商品在各個環節停留時間的長短,數據、計算和演算法能力,就是為了更高效、更精確地在適當的時機和場所,用適當的價格,滿足消費者內心體驗的推銷方案,為消費者提供所需的個性化商品。因此新零售時代的行銷方式需要是蜂巢式的,多入口,多出口,多觸點,場景立體推積,用戶路徑多樣。

 新零售演算法中,好產品=好內容=好品牌,而在新零售融合大數據背景下,過去產品經理利用捕捉剛需和計算投入產出比的能力,會逐漸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然工匠思維的創造能力則短時間無法被人工智慧替代,所以新零售會拉平工匠思維的風險曲線,讓其以更低的風險,更短的時間進入優勢區間。

 在新零售環境下,時間變的非常寶貴,消費者要去社交、休閒、學習,沒那麼多精力來應對無窮盡的消費觸發,另外購買的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消失了,而消費者一旦形成習慣就會持續購買,進而形成信賴品牌選品能力的效果,因為只有這樣才會是最節省時間的。

零售業4P
產品(Product)、價品(Price)、管道(Place)、推銷(Promotion)

直播主流作法六大要素:
主播、觀眾、商品、內容、工具、流量

範圍經濟:
當同時生產兩種或者多種產品時,費用低於分別生產每種產品的費用。當生產呈現範圍經濟時,產品種類會極大地豐富,個性化需求、小眾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

信任中介作用:
因為人們信任品牌,所以不再浪費時間獲取更多資訊來篩選出更符合需要的產品,而是直接購買品牌旗下的產品。

Exit mobile version